试管包男孩

分类:

日本电影丑化中国人?从80年代日本电影看中日关系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自中国飞速发展以来,中国硬实力得到飞速提升,各项制度更加健全,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但中国曾较长时间忽视对软实力的培养,加之综合国力仍有待提升以及西方长期霸占国际舆论场,使得中国声音难以走出去中国真实形象难以展现,海外民众对中国存在一定误解,国内部分民众仍存在崇洋媚外的心态等。

尤其是在国际社会“东升西落”的大背景下,面对高歌猛进、一路向前的中国,国内社会矛盾不断的西方国家自然是不甚舒服。

影视剧作品由于直观性强、受众面广等特点,对于传递制作者思想,宣扬某种价值观,展现某种社会现象等,都十分便捷。在构建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影视剧作品也是功不可没。

那么,外国影视剧作品又是如何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呢?其中有何特点,又反映了什么样的原因?

01八十年代初期日本电影内中国的形象

这一时期中国人物戏份相对较少,但形象都相对正面积极,且多次展现了中日民众间的友谊与信任。

到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物在影片中的戏份则明显较 80 年代初期有所增多。

以 1982 年上映的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为例。作为主角之一的中国围棋大师况易山围棋技艺高超,被称作江南棋王。

在电影开篇,就展现了他坚持原则的一面。他不顾好友的多次提醒,不事权贵,坚决拒绝为讨好权贵而下“奉承棋”。

因围棋与况易山结缘并与他成为好友的日本围棋大师松波麟作,在日本侵华的大背景下,也始终将况易山的儿子况阿明视若己出。

在日本军方悍然要求况阿明更改国籍,否则不授予他天圣位荣誉后,松波也支持阿明保持中国国籍的决定,并想方设法帮助阿明实现回国参战,报效祖国的愿望。

在阿明被日本兵射杀后,松波也一直负疚痛苦,不再下棋,并亲自到中国向况易山谢罪,两家人最终因彼此的真诚而实现和解。

影片末尾,是老年的况易山和松波麟作观看完中日青少年围棋比赛后,想起年轻时第一次见面时那场未下完的棋,在温暖阳光下重摆棋局的场景。

无论时代背景如何,中日两国民众间都有爱意与温暖流动。电影带给了我们力量,让我们自信中日关系的美好未来。

但是如前所述,80 年代中期以前的电影,片中涉及到的中国形象,其所占的戏份整体仍偏少。

如 1981 年上映的电影《车站》,片中涉及到的中国形象的部分只有生活在小镇上的男女主在除夕夜看中国香港贺岁动作片《半斤八两》的场景,女主角被片子逗得哈哈大笑。

1982 年上映的《大日本帝国》中,中国形象则通过一个日本兵之口以寥寥数语展现。

日本兵大门曾向江上坦言,自己其实很害怕作为人机炸弹去送死,但是让他一次次坚持下来的原因是过去在上海战场上。

他曾遇到过一个中国飞行员,这个飞行员的飞机着火了,行将坠落,却在与他眼神接触的那一刻对他笑了出来。

他震撼于那位中国士兵的勇气,觉得自己也要拿得出那种气魄才对得起这位敌人。

几句话集中展现了二战战场上无数个为了民族利益、国家尊严不怕牺牲,慨然赴死的中国军人形象。

02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影视形象

80 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影片中的中国形象戏份也有所增加,且仍是以正面形象为主。

如 1988 年上映的《熊猫的故事》,讲述了来自日本东京动物园,到中国学习大熊猫饲养技术的留学生佳代,在中国四川与当地人友好相处的故事。

上映于 1989 年地《幕府风云》,片中的哑僧来自中国,武艺高超,为世子竹千代保驾护航,最后也为保护世子自行殿后,以一人之力阻挡了敌人追击的步伐。

上映于 1989 年的《北京的西瓜》,则讲述了中国留学生与普通日本民众之间互相帮助的暖心故事。

日本蔬菜店大叔春三发现一些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生活过得比较艰难,就时常帮助他们,还经常去飞机场接机,带中国留学生游览日本景点,甚至耽误了自己的工作。

当他的小店遇到危机时,曾受到他帮助的中国学生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他的小店度过难关,并且邀请他去北京游玩。

03九十年代的中国影视形象

这一时期延续了80 年代日本涉华电影中积极正面的中国人物形象,但在中日交往日益密切的时代背景下,又出现了不少展现当时当代消极中国人物形象的电影作品。

继续反映积极正面中国人物形象的电影作品如 1995 年上映的《深河》。

男主人公之一召田,小时候曾有一位中国挚友,陪他一起玩耍,还帮助他背着家人偷偷养小狗。

再如 1996 年上映的电影《燕尾蝶》,其中的固利果、火飞鸿等来自中国的偷渡者,虽然生活艰辛,但仍然积极向上,并且心怀梦想。

温柔善良1998 年上映的电影《乞爱者》,女主角照惠的父亲,来自中国陈文雄和他的朋友王东谷,以及出租车司机林春常等人,也都被塑造为正面,友善的积极形象。

随着中日两国人员等往来的密切,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插曲。少数赴日华人的不良行为引发日本民众的不满,被集中于某几个人物中,并展现在影视作品内。

而中国相对落后的社会现状,也因为中日交往的日盛被搬上荧幕之中。以 1992 年上映的电影《爱在东京》为例。影片的中国人除女主角外,都由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演出,但其中塑造的中国人物形象,则整体都是消极反面的。

比方说男主角方纯,为了钱财甘愿将心爱的女友送予他人,一面靠借钱度日,面又吃喝嫖赌,自甘堕落,完全不求上进。

影片中表现方纯生活的第一个场景,就是他把一个日本妓女送出门外,并且向其他人大谈特谈方才的经历,之后便又去向其他室友借钱。

在日语能力方面,他来日本已经一年有余了,但是说日语还是磕磕绊绊,很多简单的日本话也听不懂,十分差劲。

当他的女朋友向他谈论梦想时,他却表示:“梦想是没有用的。”他的生活只有金钱,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来换钱,尊严与脸面对他而言丝毫不重要。

还有李保国、黄丽夫妇,潘小毛等中国人形象也都是粗鄙而丑恶的。比如中国人黄丽,生活不检点,还不让其他中国人同自己说众人,认为这是耻辱。

甚至是虽是中国人,但在日本土生土长的女主角艾玲,也向观众呈现出她工作态度差,道德水平低等消极形象。

如她上菜上错,却拒绝道歉,此外,还偷拿店内的钱财等等。

片中的日本人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也大都负面。如片中有日本人数落中国人道:“你们中国人嘴巴就像巧克力,脑袋就像混凝土,内心就像电冰箱。”

当中国留学生在公寓里高唱《一无所有》被日本邻居批评后,仍然不知羞耻,反而唱得更加大声。

此外,还有如 1993 年上映的电影《学校》,其中一位夜校学生张吉龙是中日混血。他在日本备受歧视,曾喊叫道“讨厌日本人”。

1995 年上映的电影《深河》,其中的中国人形象是主角小时家里雇佣的一名童工。

1996 年上映的获奖电影《燕尾蝶》则展现了一群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淘金者”形象。

他们来到被称作“元都”的日本东京淘金,没有合法居住权,被日本社会排斥,于社会底层苦苦挣扎。

来自中国,作为“元盗”之一的火飞鸿,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物。他乐观善良,总是很有感召力,让周围人感受到前进的力量。

但是他被当地人排斥、殴打,最后也死于警察对他的严刑逼供,十分悲惨。

1998 年上映的电影《中国鸟人》,虽然展现了中国云南群众的淳朴善良,但是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当地的落后与破败。

04二十一世纪以来

这一时期的中国人物形象从以底层人物形象为主逐渐发生转变,展现了知识型,技术型的中国人物形象。

以2017 年上映的电影《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为例。其中的中国人物是一位叫杨晴明的中国知名厨师,技艺十分高超。

年轻时是男主角佐佐木充的外祖父,日本著名厨师山形直太朗的助手,他们合力完成了堪称融汇各国经典菜系特色的《大日本帝国食谱》。之后他又供职于中国钓鱼台国宾馆,取得了多项荣誉。

再如上映于 2001 年的爱情电影《冷静与热情之间》,来自中国的女主角亚蓝优雅迷人,曾在日本留学,并远赴美国工作,在意大利期间与男主角重逢。

2002年上映的电影《乒乓》,里面的中国留学生孔文革曾是上海乒乓球队队员,乒乓实力不容小觑,并且在影片后期因为日本对手的球技而对对方心生敬意。

2017年上映的电影《恋爱回旋》中,开中国料理店的中国夫妇则是前中国乒乓球国家队队员。

二人既做得了美食,又打得好乒乓球。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男女主的球技得以飞速提升。

2019 年上映的电影《行骗天下: 浪漫篇》中,涉及到的中国人物形象则是一位富可敌国的中国女富豪。

2021 年上映的电影《驾驶我的车》中,则出现了一位优雅美丽的中国试镜女演员的形象。

标签:

返回列表